生物菌肥误区

误区一:根据田间实际状况对含硫高的土壤和锈水田,不宜施用生物菌肥,因为硫能杀死生物菌。

误区二:根据土壤墒情施用菌肥的最佳温度是25℃~27℃,低于5℃、高于45℃,施用效果较差。同时还应掌握固氮菌适宜的土壤湿度为60%左右,即见干见湿的土壤湿度最为适宜。

误区三:不能和其他农药混用为防止活菌致死注意千万不要与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和含硫化肥,如硫酸钾等以及稻草灰混合用,因为这些药、肥很容易杀死生物菌。在施用时,若施菌肥与防病虫、除草相矛盾时,可先施菌肥,隔48小时后,再打药除草。若拌种,切忌和已拌好杀菌剂的种子混合使用。同时还应防止与未腐熟的农家肥混用,因为农家肥在腐熟的过程中会发酵,这样会直接杀死生物菌。

误区四:与化肥混用要注意化肥用量不能过大。高浓度的化学物质对菌肥里的微生物有毒害作用,尤其注意不能与碳酸氢铵等碱性肥料和硝酸钠等生理碱性肥料混用。

误区五:因量制宜对于多年来用化肥的田块施用了生物菌肥不能大量减施化肥和有机肥,因农作物对化肥产生了依赖性,用生物菌肥取代氮肥不能一下子适应,因此,其取代理应做到第一、二、三年分别取代30%、40%和60%。磷、钾肥只能补足,不能减少。

误区六:因时制宜生物菌肥不是速效肥,所以,要在作物的营养临界期和大量吸收期前7~10天施用效果最佳。

误区七:不同种类的菌肥也不宜混用。目前,市场上的菌肥种类很多,其所含的活性菌不同,它们间是否有相互抵制作用还不是很清楚,若相互抵制,则会降低肥效。

作物施用生物菌肥、化肥、尿素的误区,很多人都中招儿了  农资人 农资人网站 农资人网 肥料应用 生物菌肥 化肥 尿素 第1张

尿素的六大误区

误区一尿素与碳铵混用。因尿素施入土壤后,要转化成氨才能被作物吸收,其转化速度在碱性条件下比在酸性条件下慢得多。碳铵施入土壤后呈碱性反应,PH值为8.2-8.4。农田混施碳铵和尿素,会使尿素转化成氨的速度大大减慢,容易造成尿素的流失和挥发损失。因此,尿素与碳铵不宜混用或同时施用。

误区二:地表撒施。尿素撒施在地表,常温下要经过3-5天转化过程才能被作物吸收,大部分氮素在尿素转化成铵的过程中被挥发掉,利用率只有30%左右,如果在碱性土壤撒施,氮素的损失更快更多。所以,氮素不能地表撒施。

误区三:尿素作种肥。尿素在生产过程中,常产生少量的缩二脲。缩二脲含量超过2%,就会对种子和幼苗产生毒害。尿素进入种子和幼苗中,会使蛋白质变性,影响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

误区四:施尿素后马上灌水。尿素是酰胺态氮肥,施后必须转化成铵态氮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转化过程因土质、水分和温度等条件不同,时间有长有短,一般要经过2-10天才能完成,若尿素施后马上灌排水或旱地在大雨前施用,尿素就会溶于水而流失。

误区五:尿素与碱性肥料混施。尿素施后须转化成铵态氮才能被作物大量吸收利用。铵态氮在碱性条件下,大部分氮素会变成氨气挥发掉,所以,尿素不能与石灰、草木灰、钙镁磷肥等碱性肥料混施或同时使用。

误区六:尿素施于芹菜上。芹菜整个生长期间需追施大量的氮素肥料,但不可施尿素。因为追施尿素,芹菜纤维增多变粗,植株老化,生长缓慢,且食用带苦味,品质低劣。芹菜适宜施碳铵、氨水和有机肥料,有利提高品质。

化肥误区

误区一:钙镁磷肥作追肥 。钙镁磷肥在水中不易溶解,肥效缓慢,作追肥特别是在农作物生长的中期以后追肥,其利用率较低,效果也差。正确施用方法是:钙镁磷肥只能作基肥与有机肥混施,作拌种肥效也好。

误区二:过磷酸直接拌种。过磷酸钙中含有3.5%-5%的游离酸,腐蚀性很强,直接拌种会降低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正确施用方法是:作追肥应开沟深施。作种肥时应施在种子的下方或旁侧5-6厘米处,用土把肥料与种子隔开。

误区三:锌肥与磷肥混合施用 。由于锌、磷间存在严重的“拮抗作用”,如将硫酸锌与过磷酸钙混合施用,在很大程度上可抑制硫酸锌的肥效,使其有效性下降。正确施用方法是:锌肥与磷肥应分开施,磷肥作基肥、锌肥作苗肥,或锌肥作基肥、磷肥作苗肥,这样能提高磷、锌肥的肥效。

误区四:凉水溶解硼砂喷施 。由于硼砂溶解在凉水中以后,很快会出现“再结晶”,致使硼砂溶液析出,失去肥效。正确施用方法:先将硼肥放入热水瓶中,加开水溶解,盖紧瓶塞带至田间,再对凉水至所需的浓度,效果会大大提高。